区内经济

“六大行动”为贫困残疾人兜底

来源:新消息报 | 发布日期:2018-07-26 | 阅读次数:

  残疾人事业关乎民生,多年来我区将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问题作为民生计划重点项目。7月24日至26日,宁夏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银川举行,回顾过去五年的同时,描绘未来五年蓝图。

  数读过去五年

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由83.6%提高到95%以上,位居西部地区第一 

  残疾人就业率由44%提高到61.8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.6个百分点 

  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由不足50%提高到81.9%,增长了30多个百分点 

  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达13亿元,较前一个五年增加了近6倍

 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

  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全面脱贫

 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普遍得到制度性保障,实现“不愁吃、不愁穿,基本医疗、义务教育、住房安全有保障”目标。

  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全面兜底

  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,保障水平稳步提升,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。

 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

 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,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,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享有就业服务,残疾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基本实现,托养服务需求普遍得到满足。

  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

  残疾人平等权益得到更好保障,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,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深入,理解、尊重、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。

  残疾人事务治理能力全面提升

  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普遍配备,基层残联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,社会助残活力充分激发,共建共治共享的残疾人事务治理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实施“六大行动”开创新局面

  1、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

  动员广大残疾人紧跟时代步伐,引领广大残疾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持传播正知正能,放下包袱、走出家门、成就梦想。

  2、实施精准脱贫攻坚行动

  现状 

  目前全区仍有2.1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,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,贫困残疾人大多处于失能或弱劳动力状态,保障性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主要方式。 

  针对性措施

  ◎推动低保“提标扩面”,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应纳尽纳、因残致贫家庭及时纳入;靠家庭供养的贫困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,应保尽保;享受低保后仍有困难的,提高救助水平。 

  ◎落实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补贴政策,对所有贫困残疾人“两险”缴费实行全额补助。 

  ◎建立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制度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,实行因人施策、分类施保。 

  ◎推动建立因遭遇突发事件、意外伤害、重大疾病,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残疾人或家庭的应急性、过渡性救助机制,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特殊保障。 

  ◎扩大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覆盖面,将16岁以上有照护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。 

  ◎坚持精准化识别、针对性扶持、动态化管理,实行“全面普惠+精准特惠”的帮扶政策。 

  ◎采取“企业+基地+贫困残疾人”“合作社+贫困残疾人家庭”“能人大户+贫困残疾人家庭”“慈善组织+贫困残疾人”等形式,帮助更多生活困难残疾人家庭走出困境。 

  ◎坚持分类扶助,按照残疾人类别、级别、贫困程度分类扶持,以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、辅助器具适配、精神病服药补贴、技能培训等为重点,分类定策,分级施助,确保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。 

  ◎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,推动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带头招录和安置残疾人。全面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税收优惠等特惠政策,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。 

  ◎加大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力度,健全残疾人就业补贴制度。确保每一位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,有稳定收入。

  3、实施公共服务补短行动

  坚持问题导向,靶向发力,精准补短,让残疾人享有专业的康复服务、平等的教育机会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  4、实施法治维权护航行动

  推进残疾人法制建设。依托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司法机构建立残疾人法律服务站,将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延伸到基层、服务到每一个残疾人。畅通残疾人维权渠道等。

  5、实施扶残助残聚力行动

  发挥媒体优势,推进残疾人事业宣传,讲好残疾人自强不息、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等。

  6、实施残联建设强基行动

  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和动态更新“大数据”平台建设,打造“互联网+”残疾人服务新机制,实现残疾人办事“最多跑一次”。